周瑜得知刘备的要求后,上书孙权,指出:“刘备以枭雄之姿。而有关羽、张飞熊虎之将,必非久屈为人用者”。竭力反对“猥割土地”以资业刘各,并主张把刘备软禁起来,为他大修宫室。用“美女玩好”来消磨他的意志,把他同关羽、张飞等分割开来,然后挟制他,攻占他的地盘,“大事可定”。 鲁肃则主张把荆州“借”给刘备,说:“将军虽然神武,有命世之才,然而曹操威力强大,是一个劲敌。目前我们刚占领荆州,恩信未洽,民心不一,把荆州借给刘备使他安抚民心,又给曹操多树一个敌人,使他在荆州为我们抵挡曹操,这是上策。”有道理,同刘备联盟的甜头,认为鲁肃的主张便没有扣留刘备,将他放回。孙权也没有立即把荆州借给刘备。 对于孙权方面疏刘派想吞刘以自大的敌对态度,诸葛亮是有所察觉的。为了防备万一,他曾劝刘备不要亲自到东吴去,以“免周瑜之手”,但刘备以为孙权“所防在北”,需要依赖自己“为援”,不能把他怎样,因而不听。幸而孙权没有答应周瑜的要求,刘备才得以脱身,平安回来。后来,刘备问庞统:“你曾在周瑜手下做官,听说我到东吴时,周瑜曾劝孙权把我留住不放,有此事吗?”庞统回答:“实有其事。”刘备叹息说:“天下智谋之士,所见略同。当时诸葛孔明劝我不要去,我以为没事,如今看来,确实是有些冒险了。” 接着,周瑜亲自到京口见孙权,建议出兵占据巴蜀,吞并汉中张鲁,然后固守其地,与西北的马超结援,最后出襄阳击曹操,图取北方。孙权接受了周瑜的建议。然后,周瑜回南郡进行攻取益州刘璋的准备,没有想到,他在返回江陵途中,身患重病,死于巴丘(今湖南岳阳)。时年36岁。周瑜在临终时写信给孙权说:“周瑜短命而死,不足可惜。只恨微志未展。现在曹操势力在北,疆场未靖,刘备寄居荆州,有养虎之患,天下之事不知结果如何?”然后他推荐鲁肃代替自己。 孙权以鲁肃为奋武校尉,接替周瑜领兵,驻守陆口(今湖北嘉鱼西南),以程普为南郡太守。此后不久,鲁肃叉劝孙权将荆州“借”给刘备,以便“共拒曹操”。在鲁肃的坚持下。孙权正式将荆州借给刘备,刘备将荆州治所迁到江陵。在此期间,交趾太守士燮总领交州七郡,服属孙权。孙权以步骘为交州刺史。苍梧太守吴巨不服,步骘诱而斩之。孙权以士燮为左将军,士燮遣送儿子为“人质”。这样,孙权便扩地至交州广大地区。 东汉后期荆州包括7个郡(南阳、南郡、江夏、武陵、长沙、桂阳、零陵)。赤壁战后,曹操撤出江陵,但并未完全退出荆州,除占据荆州北部的南阳郡外,还占据南郡的北部,立为襄阳郡,置荆州刺史统领。孙权占据的是江夏郡和南郡的南部。所谓“借”荆州,实际上是将南郡的南部借给刘备,程普由南郡太守转为江夏太守,但在名义上孙权则称之为是“借荆州”。就孙权来说,当然晓得刘备占据荆州,有养虎之患,但考虑到曹操在北,大敌当前,与刘备搞好联盟关系,将荆州借给他,让他直接与曹操抗衡,对自己还是利多害少。就刘备、诸葛亮来说,不管名义上如何,先把南郡掌握在自己手中,捞个实惠再说。因此,“借荆州”是孙、刘双方在强大敌人面前互相利用的产物。孙权一伙,包括鲁肃,既不想长期“借”下去;刘备一伙。 包括诸葛亮,也不愿轻易“还”回来。尽管如此,“借荆州”有利于孙、刘联盟,而不利于曹操。因此,当曹操得知这一消息时,非常不快,沉思半晌,连写字的笔落在地上都不觉得。 周瑜死后,孙权按照周瑜的建议,准备攻取益州,并示意刘备与他合作。刘备早就想夺取这块宝地,当然不同意,便托词加以拒绝,说:“把大军摆于蜀汉,粮秣军备转运于万里,想战胜敌人,攻取自如,在沙场上不致失利,就是吴起也不能定其规,孙武也不能善其事。…如今曹操三分天下已有其二,势将饮马于沧海,观兵于吴会,怎能满足于目前的局面,坐等年老?益州刘璋是我们的盟友。无缘无故先自相攻伐,给曹操提供机会,这不是长久之计。”孙权不听,派孙瑜率水军屯驻夏口,刘备不让孙权军队通过,并且很强硬地对孙瑜说:“你非夺蜀地不可我就被(披)发人山,以不失信于天下。”并派关羽屯江陵(江北),张飞屯秭归(今湖北秭归),诸葛亮据南郡(在江南),刘各自己则屯驻孱陵(今湖北公安西南),在沿江一带严加设防,阻止孙吴水军西上,孙瑜见此情景,只得请示孙权,忍气罢军。 刘备、诸葛亮通过占四郡“借”南郡,在实际上占据了荆州的大部,并阻止了孙权的西进,下一步就是伺机向益州发展势力了。 (责任编辑:admin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