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91SG三国私服,三国群英传私服,三国SF发布网

当前位置: 主页 > 历史演义回顾 >

诗人王粲对曹操的评价

时间:2012-08-01 01:48来源:未知 作者:admin 点击:
诗人王粲对曹操的用人,曾评论说袁绍起兵河北,依仗人多势众,立志要兼并天下。虽然喜爱人才,但不善于用人,所以奇士都离开了他。刘表在荆州不动声色,坐观时势变化,自以为可以效法周文王。到荆州躲避战乱的士人,都是国内的俊杰,刘表却不知道怎样任用他

  诗人王粲对曹操的用人,曾评论说“袁绍起兵河北,依仗人多势众,立志要兼并天下。虽然喜爱人才,但不善于用人,所以奇士都离开了他。刘表在荆州不动声色,坐观时势变化,自以为可以效法周文王。到荆州躲避战乱的士人,都是国内的俊杰,刘表却不知道怎样任用他们,所以陷于危困而无得力之人辅佐。明公平定冀州后,立即整顿武备,收揽豪杰并加以重用,所蚍能够横行天下。平定荆州后。又引用贤俊之士,把他们安排在显要位置上,以使海内人士归心。期望天下大治。文武都为您所用,英雄都垒力奉献,这是夏商周三代开国君王才有的举措啊!”王粲的这段称赞曹操的话,是符合实际的。

  曹操的用人方针和用人实践,表现了他的高超的驭人之术和用人的非凡气度。他不仅善于聚才,而且善于用才,能够因人而异,量才任使,做到智者采其智,武将任其勇,文职尽其能。在汉末三国时期是没有人赶得上他的。曹操在向关中、陇右地区扩张势力的同时,在淮南地区同孙权也进行了反复的争夺。

  赤壁战后不久,208年十二月,孙权亲率十万大军围攻合肥(今安徽合肥),在曹操扬州刺史刘馥率军的顽强抵抗下,攻城不利,不得不引军退还。曹操深知巩固淮南这条防线的重要;如果合肥、庐江(今安徽庐江西南)一线失守,自己就要退到淮水以北。因此。曹操于209年三月,开始在谯县制造战船,训练水军,还亲自到合肥前线视察,积极为水上作战作准备。

  在谯县,曹操向谋士蒋济征求意见说:“过去我在官渡同袁本初对峙时,把百姓迁往南边,他们既逃跑不了,也不会被敌人掠走。如今我想把淮南的百姓迁往淮北,你看如何?”蒋济回答说:“那时我们的兵力弱,敌人的兵力强,不把那里的民众迁走,就必然要失掉他们。如今朝廷威震天下,形势比较稳定,民众有留恋乡土之心,不愿迁徙,如果迁徙要引起他们恐惧不安。”曹操不听蒋济的意见,坚持迁徙。结果江淮间百姓有十多万人跑到孙权那边去了。

  为了巩固淮南防线和贮积军粮,曹操命仓慈为绥集都尉,屯田于淮南地区,利用扬州刺史刘馥早已修复的芍陂、茄陂等水利工程,灌溉稻田,增加粮食生产。为了加强对淮南地区的统治,曹操以温恢为扬州刺史(时刘馥已去世),以蒋济为别驾,辅助温恢,将扬州治所寿春向南迁至合肥。

  从孙权方面来说。赤壁战后,重点是向西南的岭南地区(五岭以南的广东、广西一带)发展。岭南地区,汉末以来,州郡的刺史太守,也据地称雄。后来,逐渐为交趾太守士燮所控制。210年,士燮以岭南七郡归附孙权,孙权势力扩展到交州地区。

  与此同时,孙权也加强长江北岸的防务。211年把都城从京口(今江苏镇江)西迁到秣陵(今江苏南京)。次年,依山势建石头城,以加强城防,改秣陵为建业。他大兴水军,并在通往巢湖的濡须水口(今安徽无为东北)夹水作坞,以控制从巢湖到长江的通道,既可以防备曹操南下跨过长江,又有利于北上同曹操争夺淮南。

(责任编辑:admin)
顶一下
(0)
0%
踩一下
(0)
0%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发表评论
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,严禁发布色情、暴力、反动的言论。
评价:
验证码: 点击我更换图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