吕蒙字子明。汝南富陂人。家境贫苦,十五六岁就跟随在孙箢手下为将的姊夫邓当作战。邓当死后,吕蒙代替邓当为别部司马。后来在孙权手下为将,先后参加讨丹阳,征黄祖的战斗,屡建功勋,被提拔为横野中郎将。赤壁之战时,随周瑜、程普大败曹操,围攻南郡曹仁。益州刘璋的将领袭肃领兵来归附,周瑜上表孙权,建议将袭肃的军队交吕蒙率领。吕蒙却认为,袭肃有胆略,而且是仰慕孙权声望而来,按道理应该给他增加军队,而不应该夺取。孙权觉得很对,便将军队还给袭肃。这表明吕蒙年轻时就颇有政治见解。 吕蒙从小没有机会读书,识字不多,他带兵镇守一方,每向孙权报告军情,只能口传,不能书写,很不方便。有一次,孙权对吕蒙、蒋钦说:“你们现在掌握军队,应该很好读书。开通思路,增加见识。”吕蒙回答说:“我们军中事务繁忙,哪有闲暇时间读书呢?”孙权说:“我不是要你们攻读经书做博士,只是要你们涉猎以往的一些事实就是了。你说事务忙,能和我相比吗?我小时候读过《诗》、《书》、《札记》、《左传》、《国语》,只是没有读过《易》。统领大事以来,又读了《史记》、《汉书》、《东观汉记》等三史,以及各家兵书,感到很有收益。像你们两人,年轻聪明,领会一定能快,哪能不学习呢?应该先学《孙子》、《六韬》、《左传》、《国语》及三史等兵书和史书。过去光武帝(刘秀)领兵作战时,手不释卷,曹孟德(曹操)也自称‘老而好学’。你们为什么不以他们作榜样来鞭策自己呢?” 孙权的劝导,使吕蒙很受教育。他开始发奋读书,孜孜不倦,所阅读的书籍,比一般儒生读的还多,进步很快。210年,周瑜死后,鲁肃代替周瑜驻守陆口(今湖北嘉鱼西南),上任时路过吕蒙营寨。会见时,吕蒙分析形势,向鲁肃提出了许多建议,使鲁肃十分惊讶和钦佩。他高兴地说:“子明,我现在才知道你已经才略出众、学识渊博,不再是原来的吴下阿蒙了。” 吕蒙通过不断学习,成为既有勇武又有谋略的将领。对此,孙权也常对诸将说:“要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进步,谁都不如吕蒙、蒋钦。越是富贵荣显,越是虚心好学,专心书传,这实在是可贵的。”吕蒙的才智,在孙权同刘备争夺荆州的过程中,明显地表现出来。在双方争夺三郡时,吕蒙率领两万人先降服长沙、桂阳两郡,唯独零陵太守郝普守城不降。那时候,刘备率军屯公安,关羽领兵入益阳。孙权命吕蒙停止攻打零陵,北上益阳,支援鲁肃迎击关羽。吕蒙接到命令后,还争取利用最后的一点时间,把零陵拿下来。他先不宣布要撤退,一方面命将领做好明晨攻城的准备,一方面要郝普的老友邓玄之向郝普展开政治攻势,终于使郝普投降。当郝普出城投降时,吕蒙正在指挥军队撤退,马上把他带上船北撤了。 217年,即孙权、刘各讲和,以湘水为界平分荆州之后的第二年。鲁肃去世。孙权以吕蒙代替鲁肃镇守陆口,与关羽为邻,独当一面。 (责任编辑:admin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