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光易逝,生命苦短,人生是那样的令我们感伤。但是,有酒,忧伤便得以解脱;有酒,也便有了流光溢彩的诗歌。然而在《三国演义》中,《短歌行》不是用来表现曹操的文采风流,而旨在显示曹操志骄意盈、趾高气扬,为其惨败埋下伏笔。小说第四十八回《宴长江曹操赋诗》写赤壁大战前的一个月夜,曹操与文武众官在长江上宴饮。饮至半夜,曹操酒酣,遥指南岸说:周瑜、鲁肃,不识天时!今幸有投降之人,为彼心腹之患,此天助吾也。荀攸劝他不要轻言,以恐泄漏,曹操大笑道:座上诸公,与近侍左右,皆吾心腹之人,言之何碍!又指夏口道:刘备、诸葛亮,汝不料蝼蚁之力,欲撼泰山,何其愚耶!完全不把江东、夏口诸人放在眼里,曹操真有几分醉意了。他又对诸将说:吾今五十四岁矣,如得江南,窃有所喜。——昔日乔公与吾至契,吾知其二女皆国色。后不料为孙策、周瑜所娶。吾今新构铜雀台于漳水之上,如得江南,当娶二乔,置之台上,以娱暮年,吾愿足矣!说罢大笑。此时醉曹操的好色本性也露出来了。接着便是横槊赋诗:曹操取槊立于船头,以酒奠于江中,满饮三爵,横槊对诸将说:我持此槊,破黄巾、擒吕布、灭袁术、收袁绍,深入塞北,直抵辽东,纵横天下,颇不负大丈夫之志也。今对此景,甚有慷慨。吾当作歌,汝等和之。便吟咏起了《短歌行》。本来,横槊赋诗,很能表现曹操的文才武功,但小说家却将豪迈的诗人气质转化为骄盈的狂妄之态,这也是抑曹的一个突出表现。座上宾客,扬州刺史刘馥只因指出歌中月明星稀,乌鹊南飞,绕树三匝,无枝可依几句是不吉之言,曹操就怒从中起,手起一槊,刺死刘馥。越醉越骄盈,诗酒风流至此已消失殆尽。 曹植嗜酒,也写了许多颂酒的诗篇,如《名都篇》云:归来宴平乐,美酒斗十千。《箜篌引》云:置酒高殿上,亲友从我游。但《三国演义》对嗜酒的诗人曹植并没有什么好的评价,而是指出他嗜酒疏狂乃是在政治斗争中失败的原因之一。酒还是一种测试剂,由它可以看出人物性情之真伪。人在清醒的时候,也许会有所伪饰,但在醉酒的状态下,还能否继续伪饰,就不是主观意志所能控制的了。三国群雄中,城府最深的大概是刘备,他的一些真实想法平时是不轻易表露的,只有在醉酒时,我们才能看到一个真实的刘备。小说两次写到刘备酒后吐真言。一次是在荆州与刘表饮洒,刘表谈起曹操青梅煮酒论英雄,独许操与备二人,刘备乘着酒兴说:备若有基本,天下碌碌之辈,诚不足虑也。这才是他的心里话。当初在曹操面前,他一一推许袁术、袁绍、刘表等人,都是假话。心里看不起别人,表面上却曲意恭维,这就是清醒状态下的刘备。见刘表默然,刘备自知语失,忙托醉而起,自回馆舍。后来蔡瑁欲去馆舍谋杀刘备,刘备因事先得到伊籍的通报,连夜赶回新野去了。蔡瑁扑空,十分懊恼,写了一首诗在墙上,去见刘表说:刘备有反叛之意,题反诗于壁上,小辞而去矣。 (责任编辑:admin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