仁义,被孙子排在为将五德中的第三位。其含义之一就是爱人悯物,知勤劳也。在军队的具体体现就是爱护士卒。吕布不知爱护士卒,结果在关键时刻,弄得众叛亲离。陈宫这个人是一个较有正义感,同时又有智谋的人。是吕布的左膀右臂,对吕布忠心耿耿。然而就是这样的人,因劝谏吕布提防陈珪父子而被怒叱,他看出跟着吕布这样的人,将来必然受殃,便产生了抛弃吕布投奔别处的想法。只因一时不忍,又担心别人耻笑而作罢。
在下邳被围之时,吕布不是采取积极主动的办法解围,而是消极躲避,终日不出,只同严氏、貂掸饮酒解闷,心中忧闷,只是饮酒。 乃日与妻妾痈饮美酒。结果因酒色过度,形容销减。于是便下了一道命令:但有饮酒者皆斩。其实这样的命令,实在是没有什么必要且又要求过分。一天,侯成因找回了被人盗去的十五匹马,诸将都来为他作贺,侯成便要把自己酿的酒拿出来与诸将一起喝,但怕吕布不准,便先送上几瓶试探。不料吕布大怒,要杀侯成。其实这件事很简单,你不许喝酒。大家不喝就是了。犯不上一定要推出斩之。这一下侯成倒了霉,在众将的哀吿之下,虽保住了性命,但是仍然被打了 五十背花。所谓的物极必反,适当的严格要求,能使人产生敬畏之感,但若做得过了分,反会使对立情绪激化。当时宋宪就说:布只恋妻子,视吾等如草芥 并提出:布无仁无义,我等弃之而走 魏绪则进一步提出:非丈夫也,不若擒布献曹公 就这样,在三人的策划下,盗了目布的马,扔了吕布的戟,趁目布睡觉的时候,把他牢牢地捆绑起来。
试想,如果不是三个人做内应,曹操肯定不会如此快地攻破城池。即使攻破城池,也未必能轻易地生擒吕布。再设想,如果吕布不卜那样的禁酒令,或者不是欲置侯成于死地,侯成等人绝不会生反叛之心。侯成等人的行为,纯属被逼上梁山 吕布则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。孔子在《八佾》中说:君使臣以礼,臣事君以忠。孟子也说:君之视臣如犬马,则臣视君如国人。君之视臣如土芥,则臣视君如寇仇。也就是说臣下忠于君王是有条件的,就是君必须对臣施以礼。否则君如何对待臣,臣就会如何对待君。吕布因一个对御敌无补的命令逼反了身边的亲信,这就是不仁不义的结果。因此,现代管理者也应从中汲取惨痛的教训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