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备接受法正的建议,亲自率领大军同赵云、黄忠等北攻汉中,安排法正随军参与军机,又派张飞、马超、吴兰率军人武都,屯下辨(今甘肃成县西),从侧面牵制曹军。留诸葛亮守成都,负责军需供应。刘备大军屯驻阳平关,与夏侯渊对峙。 218年春,曹操命曹洪领兵进攻下辨蜀军,吴兰战败被杀,张飞、马超退走,武都为曹军所占。这时在阳平关的刘备与曹军接战,也未见进展,形势对蜀军不利。刘备急求诸葛亮发兵支援。蜀郡从事杨洪说:“汉中是益州的咽喉,存亡的关键,没有了汉中也就没有了蜀地,这是家门前的祸患。当今的事情,男子应该参战,女子应该运输,发兵前线还迟疑什么呢?”诸葛亮对杨洪的见解很欣赏,立即发兵增援前线。 曹操听说刘备集中兵力夺取汉中,也坐镇长安,声援汉中诸将。219年(建安二十四年)正月,刘备率军进逼定军山(今陕西勉县东南)。定军山是汉中西面的门户,地势险要,如果失守,汉中就难保了。刘备安营扎寨后,据险不战,夏侯渊“恃勇”领兵夺取,法正看准时机说“可击矣”,刘备命令黄忠乘高鼓噪而下,“金鼓振天,欢声动谷”,黄忠一马当先,一战将夏侯渊斩杀,曹军大败。张邰只好率军退到阳平。 黄忠早年在荆州牧刘表手下任中郎将。刘备南定荆州四郡时,他投靠了刘备,后随刘备人蜀,攻打刘璋,经常身先士卒,登城陷阵,勇冠三军。刘备占据益州后,封他为讨虏将军。这次汉中之争,他虽然上了年纪,但仍老当益壮。他督率蜀军精锐,击鼓呐喊,一马当先,冲向敌阵。经过激烈战斗,终于打败曹军。刘备提升他为征西将军。 夏侯渊是曹军中有名的将领。他作战非常勇猛,无所畏惧。他率领的部队行动迅速,常能出其不意战胜敌人。因此军中称:“典军校尉夏侯渊,三日五百,六日一千。”他曾领兵打败马超、宋建,占据陇右,战功很大。曹操曾赞扬他说:“虎步关右(西),所向无前”。但是曹操对夏侯渊逞强恃勇,鲁莽无谋的缺点,也很担心,经常告诫他说:“做将领的应该有怯弱的时候,不能一味恃勇蛮干。勇固然是将领的根本,但还必须善于用智谋计策。只知逞勇,不过是匹夫之敌”。 夏侯渊死后,汉中曹军由张邰统领。张邰在关上布置防务,抚慰将士,军心慢慢稳定下来。曹操得知汉中战场失利的消息,从长安出斜谷,迅速赶赴阳平前线。双方又展开了鏖战。这时。蜀军士气旺盛,信心十足。刘备对随从将吏说:“曹操虽然再来,也无能为力了,汉中必然归我所有。”蜀军据守险要之处。曹军多次挑战,蜀军不与交锋。 一次,曹军运米至北山下,黄忠领兵去夺取。赵云领少数骑兵接应,中途突然和大队曹军遭遇。赵云毫无惧色,突击其阵,将敌军打散。赵云且战且退,曹军又汇台起来,追至赵云营寨。赵云入营之后采用“空营计”,大开营门,偃旗息鼓。曹军怀疑有埋伏,不敢进攻,急忙退走。这时赵云又擂鼓震天,虚张声势,并用弓箭在后面射击曹军。曹军惊慌逃去。第二天,刘备来到赵云营寨,察看昨天作战的地方,不禁称赞说:“子龙一身都是胆啊!” 曹操果然放弃汉中,带兵返回长安。刘备虽然夺得汉中之地,但并未全部得到汉中之民,因为曹操前此已经将大量人口迁出。丢掉汉中,对曹操来说,固然是军事方面的一个损失。但他放弃汉中,也是为了集中力量于荆州、扬州战场。刘备占据汉中之后,叉派刘封、盂达等,攻取了汉中郡东部的房陵(今湖北房县)、上庸(今湖北竹山西南)等地,势力更加扩大了。刘封、孟达统兵驻扎在三郡中心的上庸。这样沿着沔水(汉水)下去,汉中可以经西城(刘备分汉中郡置,今安康西北)、上庸、房陵通向襄阳,汉中对刘备、诸葛亮就更加重要了。 刘各夺取汉中,主要是在法正的协助下完成的,诸葛亮并没有到前线去,但诸葛亮支援前线,供应战争所需物资,以及向前线补充输送军队的工作,相当出色,“足食足兵”,这对保证战争的胜利起了重要作用。 (责任编辑:admin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