诸葛亮见到孙权之后,孙权试探地说:如今曹操势力强大,刘豫州新败,江东也处于困境,足下有何良策?诸葛亮根据当时的形势。针对孙权的观望态度说: 在海内大乱的情况下,将军起兵江东,刘豫州也收众荆州,和曹操争夺天下。现在曹操已经基本上占据北方,又占据了荆州,威名震于四海,刘备无力当其兵锋,吃了败仗,已经退到了夏口。希望将军根据自己的力量,考虑采取什么态度。 如果能以吴越之众同曹操抗衡,就应马上与他断绝关系;如果不能这样,就应当停止军事行动,趁早投降!现在将军表面上服从他,而内心却犹豫不决,紧急关头还下不了决心,大祸可就要临头了! 孙权一听,马上反唇相讥地问道:既然像你所说的那样,刘豫州为什么不投降呢?诸葛亮乘机用激将法对孙权说: 田横只是齐国的一个壮士,尚且守义不辱,何况刘豫州乃是皇室的后代,英才盖世,天下士人仰慕他就像江河归于大海一样。即使大事不成,这是天意,哪能屈辱服从曹操,拜倒在别人脚下呢? 孙权听后激动地说:我不能以江东地方和十万兵众受制于人。我也决心抗曹了!孙权虽然认为刘各是抗击曹操的重要力量,但对刘备在新败之后能否有力量同自己合作打败曹操,有些怀疑。诸葛亮针对孙权的怀疑,着重分析曹操的弱点说: 刘豫州虽然在长阪战败,但是还有关羽、刘琦率领的水陆精锐两万多人。曹军虽然人数众多,但远道而来,经过长途奔袭,已经是强弩之末,没有多大劲头了,而且北方人不习惯水上作战,另外,荆州民众归附曹操,是迫于兵势,并不是心服。现在如果将军能派猛将统兵数万,和刘豫州同心协力,是能够打败曹操的。曹操兵败必然北逃,到那时荆(刘)吴(孙)势力增强,鼎足而立的局面就形成了。成败之机,在于今日。孙权听了诸葛亮的这番分析,很高兴,大大增强了胜利的信心。他决定在内部进行一次讨论,以统一认识。 当曹操得知刘备投奔孙权的消息后,手下有不少人以为,孙权一定杀掉刘备。程昱表示不同意见说:孙权还有些谋略,他自知不能独拒曹公。刘备素有英名,手下关羽、张飞又都是‘万人敌’,孙权必定要借助刘备的力量来对付我们。形势迫使他们结合在一起,孙权是不能杀掉刘备的。这时曹操正雄心勃勃,想立即拿下孙权,占据江南,对贾诩的话根本听不进去,他派人给孙权下战书说: 最近我奉皇帝之命,讨伐有罪之人,军旗指向南方,刘琮束手投降。现在已调集水军八十万人,正要与将军在东吴打猎。 (责任编辑:admin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