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91SG三国私服,三国群英传私服,三国SF发布网

当前位置: 主页 > 三国私服架设 >

袁绍写了讨伐曹操的檄文但却被曹操战败

时间:2012-08-18 00:07来源:未知 作者:admin 点击:
曹魏文帝黄初初年,吴、蜀矛盾激化,孙权为集中力量对付刘备。便派使向魏称臣。但魏要求孙权送子做人质,孙权又迟迟不肯送。魏的大臣们都看出孙权没有诚意,而不过是在玩弄权术,于是魏的三公联名上书文帝,请求伐吴。奏书说,枝大披心,尾大不掉,不可坐视

  曹魏文帝黄初初年,吴、蜀矛盾激化,孙权为集中力量对付刘备。便派使向魏称臣。但魏要求孙权送子做人质,孙权又迟迟不肯送。魏的大臣们都看出孙权没有诚意,而不过是在玩弄权术,于是魏的三公联名上书文帝,请求伐吴。奏书说,枝大披心,尾大不掉,不可坐视吴的势力发展滋大,否则遗患无穷,因此便说了上面那句话。“虺”,是一种小毒虫。对于那些养痈为患,坐视坏人坏事或仇敌发展滋大者,皆可借用此喻。

  建兴元年(公元252年),吴太傅诸葛恪率兵四万,在东兴堤(在今安徽巢县之巢湖东边)打败了魏军七万多人的进攻,俘获颇多,从此产生了轻敌之心。第二年春天,诸葛恪又想对魏用兵。且派使者去联络蜀国同时采取行动。但大臣们都认为兵旅屡出,士民疲惫,应宽缓时日。与民休息,积聚力量,然后伺机再举。诸葛恪不同意,特为此写了一篇文章,来说明应该乘胜出击敌国的理由,说:“敌国不可坐视其滋大。从前战国时期,各诸侯国自恃兵强地广。又互相救援。以为这样就可以永传后世,没有人能危及其存在,因而害怕劳苦,不乘寨国弱小时消灭它,使秦渐得强大,终于灭了六国。近来刘表在荆州,拥有十万之众,钱粮如山,不乘曹操还弱小的时候加以打击,坐视其强大,消灭了袁氏,到头来荆州也将被并吞了。”接着便说了上面那两句话。后来、诸葛恪集中20万兵_力攻魏,结果遭到惨败,事后自己也被杀害了。敌不可长。否则遗患无穷,诸葛恪这几句话说得并不错。但必须正确地估计双方的力量,并把握好时机,才能消灭或削弱敌人的力量。否则,急于求成,只能给自己带来更大的灾难。

  公元199年,袁绍再次打败公孙瓒,想乘胜南攻许昌,消灭曹操的势力,沮授、田丰等以为不可,劝谏袁绍说,军队连年作战,百姓疲惫,仓无积谷,应选遣使者向天子献捷(打败公孙瓒之捷)。同时务农以息民,如果献捷之路不得通,我们就有理由了,可斥曹操阻隔王路,然后兴兵讨伐,这样才有可能获得成功。但是审配、郭图等不同意,认为袁绍的军队比曹操强大得多,讨伐曹操,易若反掌,“今不时取,后难图也”。于是沮授说:“救乱诛暴,谓之义兵;恃众凭强,谓之骄兵。兵义无敌,骄者先灭。”沮授又进一步分析说,曹氏迎天子于许都,而我以兵向之,这就违背了义的原则;军事的胜负,在于庙算,不在强弱;曹操的法令已经施行,加上士卒精练,非公孙瓒可比,“今弃万安之术,而兴无名之兵,窃为公惧之”。但袁绍并没有听信沮授的意见,终于发兵攻曹,致使有后来的官渡惨败。义兵无敌,骄兵必败,众不可恃。义不可凌,这是千古不灭的真理。

  蜀章武三年(公元233年)春4月,刘备病死白帝城。后主刘禅继位,诸葛亮辅政。曹魏以为蜀主新亡,有机可乘,于是司徒华歆、尚书令陈群等人纷纷写信给诸葛亮,企图说服他“举国称蕃”,投降曹魏。于是诸葛亮写了一篇题为<正义>的文章,来批驳华歆、陈群等人的劝降。文中从秦末项羽的覆灭,说到篡汉的王莽惨败,论证了刘姓天下的正统性;指出项羽和王莽虽然都曾“处华夏,秉帝者之势”,但最后都以失败告终。并由此推断曹魏的最后结局也不会例外。就因为蜀汉是正统所在、道义所在。因此诸葛亮在《正义》中说了  上面那两句话,用以表明他扞卫刘姓正统的坚定立场和必胜信心。“淫”,在这里是邪恶的意思。对于诸葛亮所坚持的正统论应该如何评价,我们姑且不论,单就诸葛亮所说的这两句话而言,是没有错的。遭之所在,就是人心之所在,也就是力量所在,即使恶势力再强大,也终将被战胜。

  公元199年8月,袁绍发大兵进攻许昌,企图消灭曹操的势力。曹操退守官渡。200年正月,袁绍命其主簿陈琳写了一篇讨伐曹操的檄文,散发到各州郡。袁绍在这篇檄文中,指责曹操“败法乱纪”,还说他是“赘阉遗丑”,进行人身攻击,同时吹嘘自己的力量,“长戟百万,胡骑千群”。所向无敌,还写了上面那几句话,以说明曹操不堪一击。“沃”,是灌、浇的意思。“飊”,本指进飞的火焰,在这里作燃烧讲。如果敌对的双方,一方对另一方具有压倒优势,即可借用此喻。

  向朗,字巨达,襄阳宜城(今湖北宜城)人,先事刘表,后追随刘备,曾先后为巴西、群舸郡太守,蜀后主时期又担任丞相长史。向朗与马谡关系亲密,街亭之战失利后,马谡逃亡,向朗知情不报,因此被免职。后又被任命为光禄勋,诸葛亮死后又升为左将军,封显明亭侯。延熙十年(公元247年)向朗死,临死遗言告诫他的儿子,引用(传)文,说了上面那句话,接着又强调“和”的重要性说:“天地和则万物生,君臣和则国家平,九族和则动得所求,静得所安。”最后说:“贫穷并不是人们所害怕的,只有和是最可贵的。”向朗所说的“和”,就是团结,中国自古重人和,所谓“天地和为贵”、“和气  生财”、“兄弟一条心,黄土变成金”等谚语,都强调了“和”的重要性,也就是强调团结的重要性。打仗要靠军队的坚强团结取胜,我们今天搞四化建设,同样要靠全国人民的团结奋斗来取得成功。团结就是力量,乃颠扑不破的真理。

(责任编辑:admin)
顶一下
(0)
0%
踩一下
(0)
0%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发表评论
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,严禁发布色情、暴力、反动的言论。
评价:
验证码: 点击我更换图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