董卓的罪行,可谓罄竹难书。他有一次带军出城,走到阳城地方。当时正是二月,百姓们聚在一起举行迎神赛会。董卓命令军士围住,大肆杀戮,将数千颗人头吊在车下,排成车队返回洛阳,还扬言说是杀贼“凯旋”。到了城门外,焚烧人头,把掠夺来的妇女财物分散众军;迁都前,董卓派人遍行捉拿洛阳数千家富户,没收其财产,在他们头上插上白旗,上面写“反臣逆党”,尽斩于城外。军队押着数百万洛阳百姓迁往长安,如有走得慢的,背后军士手执白刃,于路杀人,拖累死掉的不可胜数。董卓还放纵军士淫人妻女,夺人粮食,啼哭之声,震动天地。临行前,一把大火将洛阳城化为焦土,连官民坟冢也被挖掘殆尽。一天,董卓在横门外与百官宴饮。恰逢北方的几百名降兵路过。董卓即下令当场惩处,或断其手足,或凿其眼睛,或割其舌头,或用大锅蒸煮。哀号之声震天,百官战栗失箸,惟独董卓饮食自若。 又有一次,董卓在省台大会百官。酒至数巡,命吕布于筵席上揪司空张温下堂。百官失色。不多时,侍从端来一只红盘,上面是张温的头。百官吓得魂不附体,董卓却笑着说,张温结连袁术,企图害我,所以我先斩了他,大家不必惊恐……如此残暴之人,其结局也是很可怜的:被吕布刺杀之后,其尸暴于街头。看尸军1.以火置其脐中为灯,膏流满地。路过的百姓,莫不手掷其头,足践其,1。后来,李催、郭汜将董卓的零碎皮骨收集起来,以草木雕成形体,准备下葬。临葬那天,天降大雷雨,平地水深数尺,霹雳震开其棺,尸首提出棺外。天晴后再葬,当天夜里又同样遭雷劈。三次改葬,都逢天怒,最终零皮碎骨,全被雷火消灭。“天之怒卓,町渭甚矣!” 作恶多端的董卓终于遭到了“天打五雷轰”,小说的这一虚构正是民间善恶报应观念的直接反映。人们普遍认为,一个人做好事或做坏事实际上是在向自己的未来“投资”或“透支”,积德就会有好报,作孽就会有恶报。其中,遭受恶报的最常见的方式就是雷劈。明末拟话本《醒世恒言》第三十三回云:“人心中抱愧的,未有不闻雷自失。只因官法虽严,有钱可以钱买免,有势可以势请求。独这个雷,那里管你富户,那里管你势家。”该回列举了很多这样的“事例”: 有一个牛为雷打死,上有朱字,道他是唐朝李林甫,三世为娼七世牛,这是诛奸之雷;延平有雷击三个忤逆恶妇,一个化牛,一个化猪,一个化犬,这是剿逆之雷;一蜈蚣被打,背有“秦白起”三字,他曾坑赵卒二十万。是翦暴之雷;一入侵寡嫂之地,忽震雷缚其人于地上,屋移原界,是惩贪之雷:一妇因娶媳无力,自佣工他人处,得银完姻。其媳妇来,不见其姑,问夫得知缘故,当衣饰赎姑,遭邻人盗去,其媳愤激自缢。忽雷打死邻人。银还在他手里,缢死妇人反因雷声而活,这是殄贼之雷…… (责任编辑:admin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