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少人对方士诸葛亮十分不满,例如清章学诚就说:“诸葛丞相,生平以谨慎自命,却因有祭风及制造木牛流马等事,遂撰出无数神奇诡怪,而于昭烈未即位前,君臣寮宰之间,直似《水浒传》中吴用军师,何其陋耶?”(《丙辰札记》)的确,在一部历史小说里,名士与方士身份的结合不太协调,但在普通民众眼里,这是再好不过的事了。正因为方士诸葛亮有那么多超凡的本领,人们对他才更加崇拜。对方士诸葛亮的崇拜与对巫术的信仰是密不可分的。 方士不同于普通人在于他们具有神奇的本领。那么,他们的本领从何而来呢?一种情况是方士本身即神仙。《三国志平活》就交待诸葛亮“本是一神仙,自小学业,时至中年,无书小览,达天地之机,神鬼难度之志,呼风唤雨,撒豆成兵,挥剑成河”。其实这一类方士应该属于“神”的范畴。第二种情况是经历某种异常事件而得以与鬼神相通。比如《晋书》干宝本传说到干宝的哥哥曾因病死去,但身体一直不冷。后来苏醒,说自己见到了许多鬼神,好像做了一场大梦一般,并不知自己死过。干宝的哥哥虽不曾做过方士,但他通鬼神实是因为“死过一回”。第三种情况是通过学习和修炼而掌握“特技”,这也是最为普遍的一种情况。因为神仙在一般人看来是遥不可及的,异常经历又纯凭偶然,而勤学苦练足最现实的通向方士之路。在此过程中,如果能得到高人指点,则会事半功倍。很多笔记小说都记载过方士学道。例如晋葛洪《神仙传》中的黄初平,十五岁去放羊,一道士见其良谨,就带他到金华山石室中,四卜年没有回家。后来其兄黄初起听说弟弟在金华山放羊,便去找到他。悲喜语毕,初起问弟弟羊在哪儿,初平指着地上的白石叱道:“羊起!”于是白石都变成了羊,有数万只。初起见了便想学,问弟弟:“可学乎?”初平说:“唯好道便可得之耳。”于是初起抛弃家庭,留在金华山跟初平学道,共服松脂、茯苓,学得隐形的本领,活了五百岁还有童子之色。 诸葛亮的本领也是学来的。在《三国演义》中他自称“曾遇异人,传授奇门遁甲天书,可以呼风唤雨”。“异人”是谁,诸葛亮在此似乎有点故弄玄虚。还是《仙鉴》一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些线索。司马徽曾劝说诸葛亮拜访名师,增进学问。他带诸葛亮来到汝南灵山,拜酆公玖为师。诸葛亮呆了一年时间,师父却什么也没有向他传授。但诸葛亮一如既往地尊敬师父,于是师父拿出《三才秘篆》、《兵法阵图》和《孤虚相旺》等书,让他认真研读。过了一百天,师父觉得诸葛亮已深得其妙,便告诉他:现在天下五龙出现,需要有“神力”的人才能平定混乱的局面。师父进而解释说,秦汉之时,赢秦为白龙,吕秦为黑龙,项王为苍龙,汉高祖为赤龙,汉文帝为黄龙,所以汉朝尚赤、黄色,即火德。如今汉朝将终,孙坚尚“土”德,“土” 可掩“火”,是汉的敌人;曹操尚“水”德,“水”可灭“火”,也是汉的敌人:人间灾祸实因他们而起。诸葛亮当即表示,值此乱世,惟有隐退躬耕,养志乐道。师父则指出,不把本领拿出来拯救民众于水火,不是仁者之心。他劝诸葛亮出山辅佐汉室宗亲刘备,还告诉诸葛亮,有一些人将是他的得力助手,他们是解州老龙关羽、涿州玄豹张飞、常山巨蟒赵子龙、东海寿糜糜竹,以及襄阳凤雏(庞统)、长沙母虎(黄忠)、西凉驹子(马超)、天水小龙(姜维)等。接着师父又带诸葛亮前往南郡武当山寻访异人北极教主。诸葛亮在那里干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苦力后,北极教主将“六甲秘文、五行道法”传给了他,从此诸葛亮便有了非凡的本领。照这么说,“异人”原来是北极教主。那么,作为方士的诸葛亮,在《三国演义》中都有些怎样的“精彩”表现呢?我们且后面文章中一一叙来。 (责任编辑:admin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