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巾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组织、有准备的农民起义。起义前,张角利用“太平道”这一宗教组织形式,在传道治病的掩护下,进行了十多年的秘密准备工作;在当时的青、徐、幽、冀、兖、豫、荆、扬八州(包括今江苏、浙江、江西、安徽、山东、湖南、湖北、河南、河北广大地区)都有信徒。张角把他们组成三十六方;大方一万多人,小方六七千人。大、小方都有渠帅率领,统一归张角指挥。张角根据农民群众要求推翻东汉腐朽统治的愿望,提出“苍天已死,黄天当立”的口号(苍天指东汉朝廷,黄天指张角为首的黄巾军),把矛头直接指向东汉政权。张角决定在甲子年(即中平元年,184年)三月五日,各地同时起义。并且积极开展起义的准备工作,派马元义到京师洛阳搜集情况、观察动态。马元义在洛阳组织了不少群众,还买通了一部分朝官作为内应。在这紧急关头,起义军内部出现叛徒。张角的弟子唐周把起义的机密出卖给敌人,东汉朝廷如同从梦中醒来,赶紧采取镇压措施,在京师大肆搜捕。马元义被捕,惨遭车裂。风云突变,起义的预定计划被打乱了。张角不得不决定提前于二月起义。因为起义群众头上裹黄色的头巾作为标志,所以被称为“黄巾军”。
黄巾起义得到了广大被压迫群众的支持和拥护,“旬日之间,天下响应,京师震动”。他们焚烧官府,镇压官僚、地主,没收他们的财产,给统治者以沉重的打击。
黄巾起义军的主力集中在冀州、颍川和南阳三个地区,将矛头指向东汉首都洛阳。冀州地区的黄巾军,一开始就活捉了东汉宗室安平王刘续和甘陵王刘忠,还杀掉了幽州刺史郭勋。这支起义军在张角兄弟的亲自率领下,占据了广宗(治所在今河北威县东)、下曲阳(今河北晋县西)等地,打败了由北中郎将卢植和东中郎将董卓先后率领的官军。与此同时,南阳地区的黄巾军在张曼成指挥下,攻下了郡治宛城,杀死了南阳太守褚贡。颍川地区黄巾军,在波才的指挥下,打败了右中郎将朱偶、左中郎将皇甫嵩和太守赵谦,并把皇甫嵩包围在长社(今河南长葛东)城内。
由于起义军缺乏作战经验,在颍川地区,包围长社的队伍放松警惕,依草结营,给敌人以可乘之机,在一个刮风的夜里,被皇甫嵩放火突袭,造成慌乱,稳不住阵脚,加上朱偏、曹操的合兵攻击,这支起义军被镇压下去。接着,朱倩移兵进攻南阳的起义军。
南阳起义军同敌人浴血奋战,在首领张曼成、赵弘先后牺牲的不利情况下,仍然坚持斗争,最后力量不支,也遭到失败。当南阳的黄巾军同敌人殊死战斗的时候,冀州的黄巾军也同东汉政府军展开激烈的决战。颍川黄巾军被镇压后,东汉政府忙把黄巾军手下败将董卓撤掉,改由大刽子手皇甫嵩率兵前来冀州镇压。这时,张角不幸病逝,其弟张梁继续领导战斗。他们在广宗不断打败敌军。后来。
卣于起义军麻痹大意,遭到敌人的夜袭,张梁战死,起义军不少被敌人杀害,有的投河而死。接着,皇甫嵩向下曲阳的张宝进攻,将下曲阳攻陷,张宝也壮烈牺牲。
黄巾大起义共历时九个月(184年四月至十一月)。
黄巾起义打击了东汉王朝的腐朽统治,使它逐渐趋于瓦解,名存实亡。
(责任编辑:admin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