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了解决远征中的军粮运输问题,曹操组织人力开了两条渠道。一条从呼沲(今滹沱河)凿渠入泒(gu)水(潴龙河上流之沙河),名平虏渠;一条从泃(ju)河口凿渠人潞河(白河),通渤海,名泉州渠。这既使于军粮运输,也利于农业生产。
207年(建安十二年)二月,曹操下了一个《封功臣令》,令文说:
“我起义兵诛暴乱,至今已十九年,所征必克,这哪是我个人的功劳呢?是贤士大夫出力的结果。现在天下还未完全平定,我要和贤士大夫一起共同平定天下。我自己享受功劳。心里是不安的。应该定功行封。”
于是,曹操大封功臣二十余人为列侯,其余有功将士,也依次受封。他还免除阵亡将士家属的徭役,把自己的封邑“所受租”
分给“诸将掾属”,以“酬答众劳”。曹操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鼓励将士再接再厉,继续同心同德,“不爱其谋”,“不遗其力”,“夷险平乱”,“共定”天下。实际上,这些措施确也起了稳定人心、鼓舞士气的作用。
同年五月,曹操率大军北进到易县(今河北雄县西北)。郭嘉义向曹操进言说:“兵贵神速,现在我军出击千里以外的敌人,辎重多,行动迟缓,如果他们得知消息,必做防备。不如留下辎重,派轻兵昼夜兼程赶路,出其不意地打击敌人。”曹操便留下辎重,轻装前进,很快就来到无终(今天津蓟县)。曹操原计划从无终傍海,取道今山海关进击乌桓,但过无终后连日阴雨,大水瀑涨,沿海一带行军困难;前进中,又受到了集中在这条交通线上的乌桓兵力的阻击。这样,曹军便处于无法前进的困难境地。
原来,右北平无终县有个大地主叫田畴,董卓之乱后,由于不满朝政,率领数百名宗族徒附,避乱于徐无(今河北玉田县北)山中。发展势力,很有影响。袁绍父子曾多次请他出来,他都拒绝了。他对乌桓的侵扰内地很不满,想讨伐乌桓,力量又不够。曹操率军到达无终前,了解了田畴的情况就派人去请田畴。田畴愉快地答应了,吩咐门生赶快准备行装上路。门生感到意外,问他说:
“过去袁公思慕你,多次前来邀请,你都回绝了。现在曹公的使者刚来,你就唯恐去晚了,这是为什么?”田畴笑着回答说:“这不是你们所能理解到的。”田畴到军前拜见曹操后,曹操任他为蓓县县令。暂不上任,先随军远征。
(责任编辑:admin) |